16歲,正是花一樣的年齡。然而,花季中的樂觀女孩張俊卻因身患副腫瘤性天皰瘡不得不多次轉院治療,忍受著病痛的折磨。母親有多年尿毒癥每周需要透析,面對接連的不幸和高昂的治療費用,張俊和家人默默承受著……上周四,本報報道的《這位花季女孩需要您來幫一把》一文牽動著眾多讀者的心,不少好心人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張俊多難的家庭。 “ 想想都覺得心酸,我想給張俊捐點款”、“孩子病情怎么樣了?他的父親什么時候回蕪湖?如何捐款”……這幾天,本報3838110新聞熱線先后接到了好幾位熱心讀者的電話,咨詢捐款渠道和細節。市民程先生是位普通打工者,也是晚報的老讀者,每年讀到晚報的愛心報道后都會響應。這次看到報紙后,他趕緊找記者要了張俊父親張余海的銀行賬號準備匯100元,程先生表示,“你們報道時有句話寫的好,眾人拾柴火焰高,一人出一份力,希望更多人來幫助張俊。”市民唐先生也把平時節省下來的200元匯去了,他還委托記者轉告張俊要保持樂觀心態、戰勝病魔。還有一直不愿意透露全名的楊女士,捐款500元后她還找記者要了張余海的手機號碼,發短信鼓勵這個多難的家庭幸福安康,走向光明。記者通過查看楊女士的手機號碼才得知,記者寫的很多患病孩子她都捐過款,比如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沈雨、遭遇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折磨的朱宏軒等。
除了匯款表達愛心外,還有很多讀者直接趕到報社委托記者轉達愛心。針織廠退休的張女士退休工資并不高,但每年都會捐一次款,報社很多記者對她都有印象,這次利用中午時間她匆匆趕到報社丟下500元捐給張俊。一位50多歲的先生也趕到報社捐了1000元便匆匆離開,當記者追上再三追問后,他才表示自己姓袁,也曾患過重病,所以很能理解患病家庭的苦楚。
收到來自蕪湖好心人的愛心和祝福,目前還無法回到蕪湖工作的張余海心里也是暖暖的。28日下午,張余海告訴記者,前幾天,女兒張俊剛從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出院回到老家滁州市定遠縣吃藥休養,目前女兒的四肢潰爛情況已有明顯好轉,但是嘴巴還是難受生瘡,只能吃稀飯和牛奶,一個星期后還要回到醫院進行復查和下一步的治療。和往常一樣,患有尿毒癥的張余海妻子一周還是要做3次血液透析。張余海說,現在家里的經濟負擔太重,如果女兒復查時病情能穩定下來,他打算再回蕪湖繼續做貨車駕駛員賺錢供妻子女兒看病。另外,他也想通過本報向所有好心人說聲謝謝,他會盡自己最大的力量給女兒和妻子看病,早日渡過難關。
病魔無情,人間有情,眾人拾柴火焰高。親愛的讀者朋友,如果您想幫助花季女孩張俊,如果您想為她獻一份愛心,可通過中國工商銀行賬號6222021307005245665(戶名:張余海)匯款表達愛心,也可以撥打本報新聞熱線0553—3838110與本報記者聯系。
新聞來源:蕪湖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