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市商務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蕪湖跨境電商綜試區獲批5周年建設成果。2019年12月,蕪湖市獲批全國第4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5年來,我市跨境電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跨境電商交易額從2019年的12億元躍升至2023年的66億元,4年增長5倍。目前,全市擁有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6家,數量全省第一。今年1-10月份,全市跨境電商交易額73.2億元,同比增長36%。
多措并舉
新業態新模式持續發力
在跨境電商方面,我市積極推動新業態新模式持續發力。
2021年7月1日凌晨,慕晨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通過海關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模式,在蕪湖海關成功申報2單貨值約7萬美元的智能消費類電子產品,率先實現跨境電商B2B安徽省本地出口第一單。
2023年,蕪湖市跨境電商保稅進口業務約440萬單,交易金額5.3億元,單量和交易額均位居全省前列。2023年建成鳩江區海關監管場站后,我市實現跨境電商業務模式全覆蓋。
我市大力引導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RCEP成員國建設運營海外倉,構建覆蓋全球的海外倉網絡。目前全市已有24家企業建設使用海外倉70個,涉及歐美、亞洲等24個國家,面積15萬平方米,4家企業海外倉上線“海外智慧物流平臺”,2家企業海外倉先后獲評第一批、第二批省級公共海外倉。
提升產業集聚
完善開放平臺
近年來,我市商務部門組織開展了“跨境電商蕪湖行”“跨境電商高校行”“跨境電商長三角行”等系列活動,邀請覆蓋上海、杭州、義烏等地的長三角優秀跨境電商賣家組團赴蕪湖進行供采對接。積極開展“徽動全球 出海蕪優”行動,今年市商務局組團赴中亞、中東等地開展6場跨境電商專場推介,其間拜訪客戶100余家,簽訂訂單約4000萬美元。我市三只松鼠、慕晨國際、溜溜果園等3家企業獲評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占全省75%,全省僅4家);慕晨國際等6家企業獲評全省“跨境電商50強”、非羽信息等2家企業獲評全省“跨境電商服務業5強”稱號。
此外,我市高標準建設市級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連接跨境電商企業、配套服務企業、海關、商務等部門,滿足規范化開展跨境電商業務需求。我市優化物流配套服務,建設立體化物流體系。蕪宣機場獲批臨時開放并成功首航,已開通2條國際航線;三山港區擴大開放獲批并完成首航,朱家橋港區擴大開放納入審理計劃(全國僅4個),我市成為全省唯一兼具水運、航空開放功能的城市。
在跨境電商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市商務局在蕪湖職業技術學院設立“蕪湖市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基地”和“蕪湖市跨境電商協同創新中心”;徽傲電子、亞羅紡織與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建立長期合作模式,開設“徽傲訂單班、亞羅定制班”。跨境電商專業人才供不應求,畢業生與企業簽訂就業合同預就業率100%。
跨境電商+新業態
助力全市外貿高質量發展
蕪湖綜試區獲批5年來,取得了一定成績。下一步,蕪湖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將進一步引進龍頭企業,完善配套服務體系,加強交流培訓,促進蕪湖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同時,還將大力推進跨境電商與海外倉、外綜服、二手車出口等各類新型業態模式融合,助力全市外貿高質量發展。
目前蕪湖市跨境電商企業在歐美、亞洲等地使用了多個海外倉,蕪湖市線上公共服務平臺,聯通全市企業海外倉信息并隨時更新完善。我市將利用海外倉,助力跨境電商貨物通達全球。
此外,我市將大力推動“跨境電商+產業帶”培育工作。目前我市“跨境電商+產業帶”已有10類300余家企業。其中“跨境電商+汽摩配”“跨境電商+工藝品”“跨境電商+家具家居”等產業帶已初具規模。
大江晚報記者 湯榮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