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7年的綠地伊頓公館北區南門非機動車出入口,近來突然被物業用鐵鏈鎖起來,不讓電動車和行人通行,這讓居民陶先生十分不解。他通過大江晚報微信平臺反映,“現在我們居民出入要繞行西門,特別是電動車要繞行半個小區,很不方便,物業在沒有公示征求業主同意的前提下,就突然鎖門是否合規?目前很多業主都已經聯名簽名準備抵制。”
u=3014855325,2297785358&fm=26&gp=0.jpg (56.13 KB, 下載次數: 3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9-13 10:06 上傳
圖片來源網絡 業主投訴:
通行多年的門,為何說鎖就鎖?
9月10日上午8點左右,記者來到綠地伊頓公館北區,在該小區南門,記者發現在大門一側的人行通道小門被鎖上,上面懸掛著“此門封閉,禁止通行,請您從東西門通行”的告示牌(如圖)。記者觀察發現,該大門直對小區地下車庫的出入口,此時正值上班高峰期,車輛進出頻繁,而有些步行業主,因通道封閉,就尾隨著車輛,乘著車行道欄桿打開時通過。
陶先生告訴記者,附近4、5、7、8、9等五棟樓的居民都習慣從南門進出,這個出入口已經使用了7年多,擁有完善的門禁及安保設施。此外,南門出入口正對小區商業區,附近的便利店、飯店等商鋪集中,居民生活消費很便利,而南門封閉后,增添了諸多不便。旁邊一位業主也表示,對于騎電動車的業主目前要繞行半個小區,給居民出行增添了麻煩。
“如果是出于安全考慮,那么行人從西門出入可能安全隱患更大,因為西門有一個大拐彎處,車輛拐彎行駛存在盲點。”讓陶先生最為生氣的是,物業鎖門此舉并沒有提前公告征求業主同意,只說是業委會同意,而陶先生等業主去找業委會代表,又找不到人,被告知只能通過信件或者網絡渠道向業委會反映,“業主的意見沒有一個暢通的表達渠道,小區的決議難道就是‘一言堂’?”陶先生拿出一份《反對封閉伊頓公館一期非機動車出入口的聯名表決書》及近60戶業主的簽名。
微信圖片_20180913093153.png (467.14 KB, 下載次數: 35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9-13 10:06 上傳
物業回復:
出于安全考慮實行封閉式管理
記者來到負責該小區物業管理的福田物業辦公室,物業公司負責人茆經理對此事做了解釋:對小區進行封閉式管理,不是近期才做出的決議,而是在2015年小區第一屆業委會召開業主代表大會時通過的決議,目的是為了整個小區居民的居住安全。之前由于設備配套不完善,封閉管理一直未能完全落實,今年8月20日左右,新的設備安裝調試完成,由業委會提議,并經50多名業主代表網絡投票,絕大多數業主代表同意的情況下,物業公司才封鎖了南門非機動車出入口。
“南門直面車庫,人流車流混雜,安全隱患大。現在實行人車分流,行人可以通過相隔不過30米的兩個出入大廳及小區東西兩個門進出,影響并不大。伊頓公館南區同樣是13棟樓,卻僅有一個出入口,而北區在南門封閉后,非機動車還有東、西兩個出入口可以進出,對居民出入影響應當并不大。”
u=489117012,3134176607&fm=26&gp=0.jpg (44.92 KB, 下載次數: 34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9-13 10:06 上傳
圖片來源網絡
業委會代表:
近期召開業主代表大會再行決議
物業與業委會出于全體業主的安全考慮選擇封閉南門非機動車出入口,而陶先生等幾十戶業主對這樣的決定又明確抵制。那么,該項決議是否還有協商的可能呢?記者隨后又聯系上了伊頓公館業主委員會代表張先生。
張先生表示,目前該小區有57名業主代表,均由業主選舉而出,擁有授權書。封閉南門非機動車道的決定之前征得了大多數業主代表的贊成,如果目前有部分業主不同意該項決定,可以在9月16日前,將自己的意見反映給各自樓棟的業主代表,并由其在9月16日召開的業主代表大會上投票決議。
“按照物業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業主的事情依據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如果業主代表大會上,超過三分之二的業主代表同意,該項決議不再更改,如果超過三分之一的業主代表投票反對,則該項決定被否定。”
來源:蕪湖日報
那么到底 該不該鎖門? 文末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 End ———
本帖為紅包帖 寫評論拼手氣領紅包 紅包限發帖24小時內領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