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實習/工作經驗真的非常重要。
很多同學大學一直呆在學校,拼命地爭取學生會主席、社團團長等職位,甚至有些怕因為找工作耽誤學習和畢業放棄校外的實習機會,畢竟,in the end of the day,學校是不會給每個學生提供工作的,而是公司付你的薪水!
學習也不是離開學校就終止的,公司可以給你更多hands-on,更實用的知識和經驗。公司招聘員工,更在乎的不只是其在大學中的成績或者職位,而是對方是否能夠勝任公司某個崗位上的那份工作,如果已經有過類似的工作經驗,哪怕和那些學歷更優秀的人站在一塊,其實還是有一定優勢的。此外,不少公司的實習生,比如P&G,四大這些都是可以轉正的,也就避免了大四再從頭開始從人海中一輪一輪搏出位的痛苦。
經常會有同學問我,公司要我一周去實習四、五天,可是這和學校的課沖突了,如果不上課,老師會掛我課,可能會影響學習和畢業,這個怎么辦? 我的回答是:時間管理和區分優先級也是一門學問。
拿我自己舉例,對我來說,大學畢業是肯定會直接工作的,所以大一就開始努力地去尋找實習和工作機會,大二大三期間,我幾乎每天都要去新東方、西門子實習和工作,需要在老師和公司之間balance和周旋。從我們學校到我工作的地方,來回需要4小時,所以我往往會需要早上起早去趕公車做完事第一時間打車回校上課,或者去上一半的課,完成點名后往市區趕。每天在公交車上,可以花時間休息、或是思考工作問題,異或聽英文播客節目充電,不讓時間完全荒廢掉。
學校那頭,需要保持信息的通暢,一旦有重要考試或者課程,就和公司那頭請假或者調整時間,畢竟是兼職或者實習,只要把工作完成,時間上也是有一定的靈活度的。
▼
除了非研發類型的崗位,很多職位并沒有很嚴格的專業限制。
管理、銷售、市場、公關甚至是財務等職位,關鍵看的是適不適合,工作中能否勝任。沒有相應的專業背景,也可以通過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來彌補這塊的不足。
▼
相貌或者說氣質還是很重要的。
職場的“外貌協會”的確存在!有人說, "you are what you look".對于銷售、市場、公關等這些與人打交道的職能,還有時尚、廣告、奢侈品、傳媒等行業的工作,looking presentable其實是很重要的,公司有employee brand這個說法,如果一家公司招聘了你,對外你就代表公司的形象。
好的相貌和職場氣質也能讓你在工作崗位上得到更多同事、上級和客戶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