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滔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小字號 地處成都平原西南部的眉山市是東坡文化誕生地,當地挖掘深厚的東坡文化內涵,塑造文旅新地標,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眉山市以三蘇祠為核心,將展現東坡文化的特色場景有機結合,搭建起以東坡文化為核心,以歷史變遷為脈絡,以場景交互為特色的有關三蘇文化的旅游場景,其中,三蘇祠旁,一個經老舊建筑改造而成的文旅活動新空間——“蘇眉1037”文創園,成為市民游客休閑好去處。
“接下來我們要以竹筒外圓基本平面為準,按竹筒大小不同,細分出不同大小的竹塊,這一步也俗稱‘分塊’。”近日,在“蘇眉1037”文創園藝術活動室,一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神竹編體驗課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吸引了眾多青少年打卡體驗。
來自重慶的黃婷婷邀約親友來眉山旅游,初到文創園,便被青神竹編的傳承技藝折服:“今天很激動能實地了解青神竹編制作原理。竹編手藝人以指尖為筆、竹絲為墨,精心編制出一件件精美絕倫的竹工藝品,讓我切身體驗到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蘇眉文創園因東坡誕辰而得名,今年開園以來,已陸續入駐商戶30多家,包含俄羅斯商品館、二次元特攝工坊、起司爬寵等品牌,累計接待游客6萬余人次。
“眉山是一座具有歷史底蘊的城市,不應該將老舊小區改造簡單地視為鋼筋、混凝土的堆砌。”眉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對老舊建筑和街區“原地升級”,連片“翻新”了街區小巷,以微景觀、記憶墻、民俗街等續寫東坡味、煙火氣,傳承弘揚鄉土文化,蘇眉文創園的改造也是如此。“因地處中心城區,文創園改造初期并未采取大規模拆遷重建,而是對城區原有老舊建筑進行翻新美化和活化利用,盡最大可能保留城市文脈。這樣一來,不僅與周邊群眾產生了更加緊密的聯系,也帶動更多青年文創人群參與其中,讓一家家個性十足的文創小店如群星般閃現。”眉山市城投市政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項目負責人黃勝強介紹。
24歲的李燕平大學畢業后回到眉山,打算與朋友合伙開一家文創體驗店,在得知1037文創園的改造理念后,毅然決定把小店開在這里,“這里的文化氛圍很好,加上受眾群體大多偏個性化、年輕化,與我們店面的經營理念非常契合。”李燕平說。
(責編:王連香、李楠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