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的選擇,總的來說,無非就是銷售、市場、客服、物流、行政、人事、財務、技術、管理幾個大類。有個有趣的現象就是,500強的CEO當中最多的是銷售出身,第二多的人是財務出身,這兩者加起來大概超過95%。
現代IT行業也有技術出身成為老板的,但實際上,后來他們還是從事了很多銷售和市場的工作,并且表現出色,公司才獲得了成功,完全靠技術能力成為公司老板的,幾乎沒有。
這是有原因的,因為銷售就是一門跟人打交道的學問,而管理其實也是跟人打交道的學問,這兩者之中有很多相通的東西,他們的共同目標就是“讓別人去做某件特定的事情?!?br />
而財務則是從數字的層面了解生意的本質,從宏觀上看待生意的本質,對于一個生意是否掙錢,是否可以正常運作有著最深刻的認識。公司小的時候是銷售主導公司,而公司大的時候是財務主導公司。
銷售的局限在于只看人情不看數字,財務的局限性在于只看數字不看人情。公司初期,運營成本低,有訂單就活得下去,跟客戶也沒有什么談判的條件,別人肯給生意做已經謝天謝地了。
這時訂單壓倒一切,客戶的要求壓倒一切,所以當然要顧人情。公司大了以后,一切都要規范化,免得因為不規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風險,同時運營成本也變高,必須提高利潤率,把有限的資金放到最有產出的地方。
對于上市公司來說,股東才不管你客戶是不是最近出國,最近是不是那個省又在搞嚴打,到了時候就要把業績拿出來,拿不出來就拋股票,這個時候就是數字壓倒一切。
我并非鼓吹大家都去做銷售或者財務。究竟選擇什么樣的職業,和你究竟要選擇什么樣的人生有關系,有些人就喜歡下班按時回家,看看書聽聽音樂,那也挺好,但就不適合找個銷售的工作了,否則會是折磨自己。
有些人就喜歡出風頭,喜歡成為一群人的中心,如果選擇做財務工作,大概也干不久,因為一般老板不喜歡財務太積極,也不喜歡財務話太多。先想好自己要過怎樣的人生,再決定要找什么樣的職業。
有很多的不快樂,其實是源自不滿足,而不滿足,很多時候是源自于心不定,而心不定則是因為不清楚究竟自己要什么,不清楚要什么的結果就是什么都想要,結果什么都沒得到?! ?br />
我想,我們還是因為生活而工作,不是因為工作而生活,生活是最要緊的,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我總是覺得生活的各方方面都是相互影響的,如果生活本身一團亂麻,工作也不會順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