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精神科是以藥物治療為主,而心理咨詢師是不具備藥物治療的資格的,主要采取訪談療法。
區別1
首先心理咨詢師和精神科醫生的專業訓練背景有所不同。
精神科醫生走的是醫學路線,需要相應的醫學背景及豐富的藥理知識;
而心理咨詢師則需要有心理學背景,在基礎知識學習后,選擇不同的心理咨詢流派,進行深度研究。
區別2
其次,服務對象不同。
精神科治療的服務對象主要是精神障礙或者心理疾病的患者,例如:焦慮癥、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等的治療。
而且,通常患者會有程度不等的自知力缺陷,患者往往對自己的精神癥狀喪失判斷力,認為自己的心理與行為是正常的,拒絕治療,所以需要輔助藥物治療,甚至強制性治療;
心理咨詢一般是健康人群,有相當多的健康和亞健康的人群也會選擇心理咨詢,來幫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
例如:壓力應對、人際溝通、職業發展與規劃、戀愛問題、婚姻咨詢以及子女教育等等,圍繞來訪者帶來的困擾就事論事等一般心理問題,不需要藥物治療。
區別3
最后,和藥物治療的關系不一樣。
只有精神科醫生才有資格進行藥物治療。具有處方權的精神科醫生的工作對象是精神病人或者心理障礙患者的癥狀。
精神科醫生若沒有心理治療的執業資格證書,是不可以進行心理治療工作的,只能就來訪者的癥狀開處方、進行藥物治療。
精神病人是藥物治療為主,心理治療為輔;心理咨詢師是不具備藥物治療的資格的,主要采取訪談療法。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