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少年時期是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健康的體魄不僅關乎個體的成長,更關乎國家未來的發展。9月8日,記者從蕪湖市疾控中心獲悉,蕪湖即將開展2024年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干預,加強對近視、肥胖、脊柱彎曲異常等問題的監測,并對問題和危險因素開展家校社會全覆蓋干預。 市疾控中心公共衛生科工作人員介紹說,此次監測范圍覆蓋所有縣市區。每個城區隨機抽取8所學校,每個縣(市)隨機抽取5所學校,含小學、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綜合性大學等。 最終,全市共選出了47所學校,包括育紅小學、北塘小學、高新區實驗學校、第二十四中學、蕪湖師范學校、皖南醫學院等,各年級將隨機抽取至少2個班學生參加監測,確保每個年級至少有80人參與。 監測重點有學校衛生工作情況,如醫務室和校醫配備、學生體檢及健康管理、體育活動、食品營養管理等;教學生活環境衛生監測,會實地調查飲用水、食堂、廁所、宿舍等處;隨機選擇6間有代表性的教室,對其人均面積、課桌椅、黑板、采光、照明及噪聲等方面檢測評估。 除校園衛生外,還將進行學生常見病監測。專業技術人員會對孩子進行體格檢查,查看有無近視、超重肥胖、營養不足、齲齒、脊柱彎曲異常等,每所學校至少抽取240人。學生自己也需填寫問卷,回答視屏時間、課間休息習慣、睡眠時間、校內眼保健操頻次、配鏡等問題。 對于監測中發現的問題,將進行學生、學校、家庭和社區的全覆蓋干預,加強個性化管理和指導。倡導兒童青少年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養成自主自律的生活方式,掌握科學用眼、合理作息、科學運動、均衡膳食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同時,對校醫、保健老師、體育教師、后勤和餐飲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業務知識和技能水平。督促學校改善視覺環境,正確選擇教輔材料,提高課桌椅符合率。 引導家長掌握近視、肥胖、齲齒等常見病的防控知識,盡早發現孩子變化,及時科學就醫。督促孩子多進行戶外活動或體育鍛煉,關注其心理健康,培養應對壓力、緩解情緒的心理調控能力。 大江晚報記者 程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