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主要是由在校大學生和大學畢業生群體組成。現今大學生創業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因為大學生屬于高級知識人群,并且經過多年的教育往往背負著社會和家庭的種種期望。在現今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就業形勢卻不容樂觀的情況下,大學生創業也自然成為了大學生就業之外的新興的現象。但是大學生創業也需要注意避開以下四個誤區!
![]()
1技術誤區
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常常會聽到創業者不斷強調“我的技術是最好的”,以此來獲得風險投資的青睞。可是,風險投資者不光看重技術,在整個項目里他們還關注理念、營銷、管理。投資家青睞的是高成長的企業,比起片面崇尚高技術,他們更看重的是未來可以更市場化的企業。
2感情誤區
很多大學生的企業是和親朋好友或同學組建起來的,有的雖一人出資,但起初加盟的都是熟人。由于彼此十分熟悉了解,這些創業者在創業期常常憑著昔日的感情做事,忽視了必備的契約安排。這種“重感情,輕契約”的工作關系,隨著創業企業的成長,矛盾和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在現實中,很多企業的創業同盟者起初很少把股權、薪酬及分紅等以簽訂合同的形式約定,這成為日后決策效率低下、創業者分道揚鑣的根源之一。 3所有權誤區
在許多中國人的思想中,有一種“擁有”情結,不重視合作與分享,這正是創業大忌。中關村中小微企業眾多,大多難以做大,稍微大一點的就要裂變,究其根源在于觀念。創業團隊一定要合力把餅做大。有名創業者曾深感痛惜地說:“我的失誤在于當初把股份看得太重,該進來的人沒有進來,所以企業至今還是一塊小餅。” ![]()
? 4資本誤區
商業圈子里資金缺乏是普遍現象,銀行家少的是幾十億頭寸,企業家缺的是幾百萬、幾千萬項目資金,巷子口的小店也需要借幾千元周轉。但資金不足并不是創業的絕對障礙。很多創業者不屑于從小本買賣起家,上來就瞄準成立大公司大項目,四處籌錢貸款,生意卻遲遲不能開張。筆者建議創業者不要好高騖遠,把創業計劃縮小,再不然還可以把計劃拆做幾塊。總之,總能找到辦法,先把生意做起來,等最初的生意做成功賺了錢,再設法擴大生意范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