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是被房價坑慘的一代人,這從購房便可窺探一斑。以前分配房子,現在要買房子,以前工作也是分配的,現在工作……
640.webp (7).jpg (8.04 KB, 下載次數: 45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0-10 10:40 上傳
十個80后,四個房奴, 三個車奴,還有三個啃老族
在中國,無論是戀愛或結婚,“最大件”的顯然是房子。
調查發現,八成“80后”存款不足10萬元,根本不夠付首付,買房顯然是一種不能承受之重。
有34%的人選擇了租房,有18%的人選擇和父母擠在一起,只有29%的人買了房付了首付,付清房款還完房貸的僅占14%。關于買房的錢,有26%的人是由“父母資助大部分,自己(含配偶)存款占小部分”,19.48%的人是由父母、親戚全額資助,由自己付清的僅有14%。
u=2392061243,4141095097&fm=11&gp=0.jpg (31.58 KB, 下載次數: 43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0-10 10:50 上傳
由于囊中羞澀,有42.4%的人聲稱在近兩年內不會買車,有車族僅為29%。換句話說,十個80后僅3個有車。
80年代的中年人,他們中的不少人,從二三四線中產甚至普通家庭投奔到北上廣深謀求發展,雖然曾經趕在房價起步階段買了剛需房,但結婚生子以及小孩上學都需要改善住房條件,于是咬咬牙買了更大的新房或者學區房,同時也淪為身背幾百萬貸款的“房奴”。
此外,還有養娃、醫療和養老“三座大山”在暗中助力著消費降級的興起,這里不再逐一展開,不過大體邏輯是相同的,那便是剛性支出對日常消費的抑制,讓他們更傾向于選擇高性價比的商品。
很多人表面上有房有車光鮮亮麗,但實際生活中卻是為了省掉幾塊錢扣扣索索省吃儉用。這就是高房價下的無奈,雖然身價上千萬,卻僅僅是紙面上的財富!更可怕的是這些紙面財富還不夠“牢固”。
2018年的房子將是歷史來,質量最差的一年
640.webp (8).jpg (52.07 KB, 下載次數: 48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0-10 10:51 上傳
市場并沒有真正的剛需,所有人都在被供需結構緊張下的房地產財富效應裹挾著前行,不加入的,晚加入的,比高杠桿買房的人,損失的是上班可能一輩子都賺不到的財富。
按照我國《民用建筑設計通則》的規定,一般性建筑的耐久年限為50年到100年。中國房子的壽命名義上是70年,但是,中國房子的實際壽命大多只有25—30年。30年,已經是“高齡”了。比而言,英國建筑的平均壽命達到132年,美國為74年。
房企的經營戰略有幾種:低成本、差異化、聚焦。低成本在房企被轉化成高周轉,也就是要貨如輪轉,這是盈利的核心。在限購、限貸的特殊環境里,凡是實行高周轉的企業都獲得成功,凡是采取差異化的房企都陷入困境。
高周轉帶來企業規模擴大和利潤擴大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質量的把控問題。由于速度與質量是一對矛盾,質量好一定是慢工出細活,速度快一定容易活糙,很難避免。
所以才有了碧桂園房屋連連出事的新聞頻現!六安碧桂園·城市之光項目建筑工地發生坍塌、上海奉賢項目坍塌、杭州蕭山項目坍塌,碧桂園發生的第三場坍塌事故!不到一年,碧桂園在全國多地項目中,已經發生致人死亡的安全事故達5起,至少10人從中喪命。在以突飛猛進之勢,殺入國內房企前三甲的光鮮背后,碧桂園在建項目頻敲安全警鐘。
身為80后拼進一生積蓄買來了質量最差的房子,擱誰誰會開心?
最后給大家幾點買房建議
1:盡量不要買高周轉企業的房子,慢的不一定就好,但快了,不好的概率更大。
2:盡量不要買排行榜突然明顯明顯提升企業的房子,資金鏈肯定最緊張。
3:盡量不要買三四線限售城市物業,人口漲幅緩,限售相當于鎖住了流動性!
4:在當下市場,盡量不要買過大面積房屋,盡量不要過多借助杠桿,市場分化越來越大!
來源:合肥微樓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