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截圖20160122090807531.jpg (44.42 KB, 下載次數: 3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2 09:16 上傳
?來源:人民網、新華國際
一份報告警告,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到來,超過500萬人面臨失業。 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全球許多年輕人認為技術發展速度太快,自己的飯碗可能被機器搶走。 世界經濟論壇在2016年年會召開前夕,于18日發表報告,預測第四次工業革命將在今后5年改變商業模式和勞動力市場,導致“15個主要發達和新型經濟體凈損失超過500萬個就業崗位”。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施瓦布向媒體介紹其新書《第四次工業革命》。(圖片來源:新華/路透) 所謂第四次工業革命以一系列科技進步為代表,比如移動互聯網和云技術、大數據、新能源、機器人及人工智能技術。 報告預測,新一輪工業革命將創造210萬個新工作崗位,主要領域包括計算機工程、數學。但是,710萬個工作崗位將消失,其中辦公室白領和管理崗位受沖擊最大。 自動化工廠進行訂制生產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在一篇文章中說,與前三次工業革命不同,第四次工業革命在速度、廣度和深度上都獨具特點。他說,第四次工業革命“以指數而不是線性速度發展,而且幾乎沖擊所有國家的每一個工業部門。這些變化的廣度和深度預示著生產、管理、治理體系的徹底轉變”。 【年輕人憂慮知識落后】![]() 同一天發布的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全球大約四成年輕人認為,今后10年內,機器將勝任他們所作的工作;發達經濟體的年輕人對就業前途更為憂慮。 這項調查由印度軟件業巨頭印孚瑟斯有限公司委托英國獨立通信與市場咨詢公司所做,在澳大利亞、巴西、英國、中國、法國、德國、印度、美國和南非調查總計近9000名16歲至25歲的青年。 ![]()
人工智能 近80%的調查對象表示,技術進步速度太快,所以必須不斷學習學校中沒有教授的新知識,以保持競爭力。
近三分之二的人對自己的工作前途表示樂觀。不過,發展中經濟體的年輕人遠比發達經濟體中的同齡人更加樂觀,后者中近半數人認為自己接受的教育不足以勝任工作。在印度,60%的調查對象對自己的職業技能有信心;而在法國,比例降至25%。 ![]()
數據存儲 印孚瑟斯公司首席執行官維沙爾·西卡說,工業技術發展突飛猛進,但是教育體制仍停留在“300年前的農耕社會”。因而,“我們必須告別過去,教育重點需要從學習已知知識轉到探索未知事物”。
|